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膠團桿菌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Zoogloea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革蘭氏陰性,絕對好氧菌,不會產生胞子,長有極鞭毛,桿狀菌,菌體大小為0.5~1.0微米直徑,1.0~2.0微米長。膠團桿菌屬有二菌種,分別為生枝膠團菌(Zoogloea ramigera)及懸絲膠團菌(Zoogloea filipendula),這二種菌均會產生分枝及手指狀突出物。膠團桿菌屬經常出現在有機物多、氧氣充足的水域中,尤其如家庭污水系統及廢水好氧生物處理系統(如活性污泥槽、滴濾池、或氧化塘)中特別多。膠團塊(zoogloeal matrix)是膠團菌屬的多醣體細胞分泌物,經常是數個細胞被包裏在膠團塊中,最後會形成活泥膠羽團,使得污泥易於沈降,具有淨化水質的作用,此種菌屬是活性污泥沈降良好之指標,蓋因此種生物出現時,絲狀菌會大量消失,使活性污泥黏稠性增加,污泥結構增強。膠羽團塊的結構和成分會隨著廢水及基質碳氮比值而有所改變。膠團桿菌沒有醱酵性,但可以氧化代謝許多糖類、糖醇類、醇類,並伴隨產生酯類。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膠團桿菌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