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巨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ㄣˇㄉㄚˋㄏㄣˇㄉㄨㄛㄖㄨˊ:「ㄐㄩˋㄉㄚˋ」、「ㄐㄩˋㄖㄣˊ」、「ㄐㄩˋㄎㄨㄢˇ」。
  2. ㄐㄧㄝˊㄔㄨ˙ㄉㄜㄓㄨㄥˋㄧㄠˋ˙ㄉㄜㄖㄨˊ:「ㄐㄩˋㄒㄧㄥ」、「ㄐㄩˋㄐㄧㄤˋ」、「ㄐㄩˋㄓㄨˋ」、「ㄕㄤㄧㄝˋㄐㄩˋㄊ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大。
    【例】巨款、巨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量方正的器具。通「矩」。《說文解字.工部》:「巨,規巨也。」
2.姓。如漢代有巨覽。
[形]
大。通「鉅」。如:「巨款」、「巨人」。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三三:「北溟有巨魚,身長數千里。」宋.蘇軾〈後赤壁賦〉:「舉網得魚,巨口細鱗。」
[副]
豈。通「詎」。《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唐.顏師古.注:「巨,讀曰詎。詎,猶豈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ī/kū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測量方形之器具。後通作「矩」。《說文解字.工部》:「巨,規巨也。」

2. 大。通「鉅」。《廣韻.上聲.語韻》:「巨,大也。」《孟子.梁惠王下》:「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漢.趙岐.注:「巨室,大宮也。」《漢書.卷三三.魏豹田儋韓王信傳.田儋》:「事無巨細,皆斷於橫。」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三三:「北溟有巨魚,身長數千里。」宋.蘇軾〈後赤壁賦〉:「舉網得魚,巨口細鱗。」

3. 極致。《荀子.王霸》:「國者,巨用之則大,小用之則小。」唐.楊倞.注:「巨者,大之極也。」《魏書.卷一○八.禮志四》:「君遭母憂,巨創之痛。」

4. 豈。通「詎」。《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唐.顏師古.注:「巨,讀曰詎。詎,猶豈也。」

5. 姓。如漢代有巨覽。見《萬姓統譜》。

注音: ㄐ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巨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