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鶺鴒(白面黑背亞種) - 教育百科
白 | |
鶺 | |
鴒 | |
( | |
白 | |
面 | |
黑 | |
背 | |
亞 | |
種 | |
)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白鶺鴒(白面黑背亞種) |
英文名: | 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
描述: 體長約19cm。不同亞種的雌雄鳥、冬繁殖羽、成幼鳥之間的羽色均不相同。所有亞種成鳥的喙、眼、腳皆為黑色。M. a. leucopsis成鳥的冬繁殖羽皆無過眼線,M. a. ocularis 與M. a. lugens 成鳥的冬繁殖羽皆具過眼線。M. a. leucopsis 白面白鶺鴒的雄鳥繁殖羽為額、前頭、喉、臉、耳皆為白色,頭頂至背部以及肩羽黑色,胸部有大塊黑斑,脇、腹、腿、尾下覆羽皆為白色,大覆羽及中覆羽於站立時為白色,翅膀展開時則可發現大覆羽及中覆羽中有黑色斑,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為黑白相間的羽色,腰、尾上覆羽為黑色,尾羽外側及下部白色,尾羽上部則為黑色。雌鳥繁殖羽一般與雄鳥繁殖羽相同,但有時背部顏色較淡,呈灰黑色。雄鳥非繁殖羽與其繁殖羽類似,但是胸部黑斑較小。雌鳥非繁殖羽與雄鳥非繁殖羽類似。雄鳥第一齡非繁殖羽與成鳥非繁殖羽類似,但背部及肩羽為深灰色間雜灰黑色斑點。雌鳥第一齡非繁殖羽與雄性成鳥非繁殖羽類似,但頭部、背部及肩羽皆為灰色。M. a. ocularis 灰背眼紋白鶺鴒的雄鳥非繁殖羽為額、喉及臉皆為白色,有明顯黑色過眼線,頭頂黑色,胸部有大塊黑斑,背部、肩羽、腰則為鼠灰色,脇為灰白色,腹、腿、尾下覆羽為白色,大覆羽及中覆羽白色或黑白相間,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為黑白相間的羽色,尾上覆羽為黑色,尾羽外側及下部白色,尾羽上部則為黑色。雌鳥非繁殖羽與雄鳥非繁殖羽類似,但黑色的頭部間雜灰色斑塊,其餘則相當類似。雄鳥繁殖羽與其非繁殖羽類似,但是喉為黑色,並與胸部連成大塊黑斑。雌鳥繁殖羽相當接近雄鳥繁殖羽,主要差別在頭部的黑白羽色間的交接線較雄鳥模糊。雄鳥第一齡非繁殖羽與雌性成鳥非繁殖羽類似,頭部為黑色間雜灰色斑塊,但大覆羽及中覆羽為黑灰色帶白色羽緣,因此有明顯的二條白色翼帶,而成鳥非繁殖羽的大覆羽及中覆羽主要為白色,並無明顯白色翼帶。雌鳥第一齡非繁殖羽與雄鳥第一齡非繁殖羽類似,但是頭部為灰色,臉部為淡黃色。M. a. lugens 黑背眼紋白鶺鴒的雄鳥非繁殖羽為額、喉及臉皆為白色,有明顯黑色過眼線,頭頂黑色,胸部有大塊黑斑,背部、肩羽及腰則為鼠灰或深灰色,間雜大型黑色斑塊,背部及肩羽偶爾猶如繁殖羽般全為黑色,脇為灰白色,腹、腿、尾下覆羽為白色,大覆羽及中覆羽白色,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為黑白相間的羽色,尾上覆羽為黑色,尾羽外側及下部白色,尾羽上部則為黑色。雌鳥非繁殖羽與雄鳥非繁殖羽類似,但黑色頭部有大塊灰斑,且灰色背部及肩羽間雜的黑色斑塊較小且較少,其餘則相當類似。雄鳥繁殖羽與其非繁殖羽類似,但是背部、肩羽及腰為深黑色,同時喉為黑色,並與胸部連成大塊黑斑。雌鳥繁殖羽相當接近雄鳥繁殖羽,但是背部及肩羽為灰黑色,間雜黑色斑點。雄鳥第一齡非繁殖羽與雄性成鳥非繁殖羽類似,但是背部及肩羽為一致的鼠灰色,沒有大型黑色斑塊。 |
|
分布: 繁殖地區包括格陵蘭南端、冰島、英倫群島、歐洲大陸全域、摩洛哥、土耳其、高加索地區、中東、中亞、西藏、中國、西伯利亞全域、勘察加半島、阿拉斯加西端、庫頁島、朝鮮半島、日本、及台灣。度冬地區包括英倫群島、西歐、南歐、非洲赤道以北地區、中東、印度半島、斯里蘭卡、中南半島、中國華南、海南島、台灣、菲律賓、及日本。在東亞與南亞地區,常常有許多不同白鶺鴒亞種共同度冬。於台灣繁殖的 M. a. leucopsis 白面白鶺鴒,廣泛分布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區接近溪流或水體的地區。非繁殖季時加入其它亞種的度冬族群,海拔分布可以高至 3,000 m。 |
|
作者: | 丁宗蘇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