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硯席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yàn x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àn xí
解釋:
1.硯臺與坐席。借指學習。《北史.卷一五.魏諸宗室列傳.陳留王虔》:「好涉獵書記,少得美名於京下。周文禮之,命與諸子遊處,每同硯席,情契甚厚。」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三.槐西雜志三》:「甲與乙鄰居世好。幼同嬉戲,長同硯席,相契如兄弟。」
2.習作或執教的地方。唐.劉得仁〈答韋先輩春雨後見寄〉詩:「軒窗透初日,硯席絕纖塵。」宋.柳永〈郭郎兒近拍.帝里〉詞:「硯席塵生,新詩小闋,等閒都盡廢。」
3.書信中用於同學間的提稱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硯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