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袞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ǔn fú |
解釋:
1.袞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著的禮服,衣上繪有卷龍。《北史.卷一.魏本紀.太祖道武帝》:「躬履謙虛,退身後己,宸儀未彰,袞服未御,非所以上允皇天之意,下副樂推之心。」 2.三公。古代天子以袞服賜上公,故借指三公。北周.庾信〈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重世刺舉,連鑣袞服。」唐.白居易〈聞庾七左降因詠所懷〉詩:「袞服相天下,儻來非我通。」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袞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