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達克羅茲,愛彌兒-賈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alcroze, Emile-Jaques (1865-1950)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瑞士音樂教育家、作曲家,生於維也納,卒於日內瓦。畢業於維也納音樂學院,跟隨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1824-1896)學習作曲。1892年任日內瓦音樂學院的和聲學教授。他從教學的經驗中發現傳統的音樂教育只注重視譜和聽音訓練,忽略了身體動作反應的訓諫。他認為音樂的感應是與呼吸的節奏,肌肉的控制和動作的反應息息相關。因此他設計了一系列的身體韻律教學法稱為「優韻律」(Eurhythmics)。1914年他在Hellerau-Dresden 創立「優韻律學校」,在歐洲推廣新的音樂教育觀念。這種觀念不但引起音樂教育家的注意,同時也吸引了許多舞蹈家,戲劇和歌劇演員的興趣。「俄國芭蕾舞團」創辦人狄亞格烈夫(Sergei Diaghilev, 1872-1929)曾參觀優韻律教學法,並聘請該校的高材生瑪麗.藍貝爾(Marie Rambert, 1888-1982)。德國現代舞蹈家魏克曼(Mary Wigman, 1886-1973)和與拉邦(Rudolf von Laban, 1879-1956)工作的舞蹈家蘇珊.貝洛蒂(Susan Perrotet)及霍姆(Hanya Holm, 1898-1992)都是達克羅茲的學生。他著有《音樂與人類》等書,因此達克羅茲的音樂教育觀念不但影響了二十世紀的音樂教育,同時也對二十世紀的舞蹈教育觀念有相當的影響。
參照:
王沛綸編著《The Concise Dictionary of music》全音樂譜出版(民國八十四年)、Debra Craineand Judith Mackrell《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Dance》(2000).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達克羅茲,愛彌兒-賈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