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挹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舀取。
    【例】挹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舀取。《詩經.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2.牽引。《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3.謙退、退讓。《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4.推崇。通「揖」。《北史.卷三八.裴文舉傳》:「父邃,性方嚴,為州里所推挹。」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p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舀取。《說文解字.手部》:「挹,抒也。」《詩經.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遂各覓盎盂,競飲先釂,惟恐樽盡,而往復挹注,竟不少減。」

2. 牽引。晉.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3. 謙退、退讓。《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北史.卷二三.列傳.于栗磾》:「名位雖重,愈存謙挹,每朝參往來,不過兩三騎而已。」

4. 推崇。通「揖」。《晉書.卷四三.列傳.樂廣》:「裴楷嘗引廣共談,自夕申旦,雅相欽挹,歎曰:『我所不如也。』」《北史.卷三八.列傳.裴文舉》:「父邃,性方嚴,為州里所推挹。」

注音: 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挹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