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教性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ě jiào xìng |
解釋:
個體具有從環境中獲得經驗或學習的能力。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可教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ducability |
作者: | 詹棟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立論點的「可教性」,也就是可教育性,如果人沒有可教育性,則教育為不可能。所謂「可教性」,也就是接受教育的可能性。 可教育性與可塑性(plasticity)有密切的關係,人必須有可塑性,才有可教育性,因為有可塑性,人性才能發生改變與形成,教育也才能幫助人發生改變與形成。 近些年來,由於教育心理學與學習心理學的發展,對於可教育性也有較深入的認識,研究發現:可教育性與學習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人必須有可教育性,才能夠學習,而且可教育性越大,學習的可能性越高越好。因此,可教性與學習的關係是正相關。 人有可教育性,教育的功能才能發揮出來,站在功能論的觀點看教育功能的發揮,必會帶來效果,於是教育就是在追求成就。 德國經驗主義的教育家布瑞欽卡(Wolfgang Brezinka)採用經驗分析的方法,探討教育的可能性。認為教育的可能性,是一種教育實際,教育是一種社會行為,基於可能性,人受教育的行為本質能改變。他又認為教育的可能性,也就是可塑性和學習能力的綜合。這種情形就如醫事行為的「可治療性」一樣。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可教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