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變通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lexibility
作者: 楊銀興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變通性」在創造心理學中為創造力的特徵之一;美國心理學家基爾福(J.P. Guilford)提出創造力包含四種特徵:變通性(flexibility)、流暢性(fluency)、獨特性(originality)與精密性(elaboration)。具有變通性思考能力的人,思考方式變化多端,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觸類旁通,不墨守常規,因而能產生種種超常的構想,提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基爾福曾編製一種「非常用途測驗」(Unusual Uses Test),以測量此種變通能力。例如,他要學生在八分鐘內列出紅磚的所有不同用途。若某一學生的回答是:蓋房子、建學校、修爐灶、築圍牆等,這些反應,均屬於單一用途,即將紅磚當做建築材料,代表此學生的變通性很小。而另一學生的回答若是:做門檻、壓紙、打狗、釘釘子、磨紅粉、支書架等,這些反應較多樣化,變通性較大,多屬紅磚的非常用途。因此,按基爾福的標準而言,後一學生的創造力較前一學生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變通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