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離恨天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lí hèn ti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í hèn tiān
解釋:
1.佛經謂須彌山正中有一天,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民間傳說三十三天中最高者為離恨天。《紅樓夢》第一回:「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遊於離恨天外。」
2.比喻男女間的離情愁恨,綿長無盡。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小生陳世英,便好道三十三天離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
3.人死魂歸之所。如:「魂歸離恨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離恨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