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雲梯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yún t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ún tī
解釋:
  1. 古代用來攻城或窺望遠處的高梯。
    【例】勇敢的士卒們登上雲梯,與城牆上的敵軍展開肉搏戰。
  2. 消防車上用來登高樓救火或救人的可升降式的梯子。
    【例】消防隊員利用雲梯將受困於火場中的人依序救出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雲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ún tī
解釋:
1.古代攻城的工具。極言其高,故稱為「雲梯」。《墨子.公輸》:「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三國演義》第一七回:「於城邊作梯凳,又立雲梯窺望城中。」
2.現在消防隊用來登高樓救火的梯子。
3.比喻昇天成仙之路。《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一》:「靈谿可潛盤,安事登雲梯?」
4.位於江蘇省淮安縣東北,當淮水入海處的關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雲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