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敲鑼擊鼓 - 教育百科
ˊ
ˊ
ˇ
  • 漢語拼音 qiāo luó jí g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o luó jí gǔ
解釋:
1.敲打鑼鼓。多用於民間遊樂。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貧者三數人為一火,裝婦人神鬼,敲鑼擊鼓,巡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祟之道也。」也作「敲鑼打鼓」。
2.形容大肆宣揚。如:「這麼一點小事,又何必敲鑼擊鼓,弄得人盡皆知。」也作「敲鑼打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敲鑼擊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