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旖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ㄈㄤ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旖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旖旎」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旖旎」:

1. 輕盈柔順。段注本《說文解字.㫃部》:「旖,旖施,旗皃(貌)。」清.段玉裁.注:「(旖旎)《楚辭.九辨》〈九歎〉則皆作旖旎。…本謂旌旗柔順之皃(貌),引申為凡柔順之偁。」《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紛容蕭蔘,旖旎從風。」唐.李白〈愁陽春賦〉:「蕩漾惚恍,何垂楊旖旎之愁人。」

2. 溫柔嫵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體態輕盈,丰姿旖旎。」

3. 盛多。《楚辭.宋玉.九辯》:「竊悲夫薏華之曾敷兮,紛旖旎乎都房。」《楚辭.劉向.九歎.惜賢》:「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

注音: ㄧ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旖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