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斷後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duàn hò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àn hòu
解釋:
  1. 斷絕子嗣或後續者。
    【例】身為獨子的小莊因車禍過世後,莊家就此斷後。
  2. 殿後,阻斷敵人的追擊。
    【例】他負責斷後,掩護大軍撤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斷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àn hòu
解釋:
1.斷絕子嗣或後續者。如:「他家中獨子意外身亡,就此斷後了。」晉.潘岳〈西征賦〉:「國滅亡以斷後,身刑轘以啟前。商法焉得以宿,黃犬何可復牽。」
2.殿後阻斷敵人來追擊。《文明小史》第五六回:「把圍登時解了,分作兩隊,作前後應敵之勢,一隊向外邊打,自行斷後,一隊向裡邊打,回救主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斷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