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踣 - 教育百科
踣 |
|
- 部首 足
- 部首外筆畫 8畫
- 總筆畫 15畫
- 漢語拼音 b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ó |
解釋:
[動] 1.跌倒。如:「踣地不起」。《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頭觸硬壁,驀然而踣。」 2.倒斃。《國語.魯語上》:「紂踣于京。」 3.暴屍。《周禮.秋官.掌戮》:「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倒斃。《說文解字.足部》:「踣,僵也。」《廣韻.入聲.德韻》:「踣,斃也,倒也。」《左傳.襄公十一年》:「明神殛之,俾失其民,隊命亡氏,踣其國家。」晉.杜預.注:「踣,斃也。」《國語.魯語上》:「紂踣于京。」 2. 暴屍。《玉篇.足部》:「踣,僵尸也。」《周禮.秋官.掌戮》:「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 3. 跌倒。如:「踣地不起」。唐.柳宗元〈佩韋賦〉:「嗟行行而躓踣兮,信往古之所仇。」宋.陳造〈後囚山賦〉:「匪接摺而踣頓,不紲檻而掎止。」《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頭觸硬壁,驀然而踣。」 |
|
注音: | ㄅㄛ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踣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