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暾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ㄖˋ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tū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ūn
解釋:
  1. 早晨剛升出的太陽。
  2. 溫暖。
    【例】暾暾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ūn
解釋:
[名]
早晨初升的太陽。《楚辭.屈原.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形]
暖、熱。清.徐珂《清稗類鈔.諫諍類.某侍衛譎諫游畋》:「且戶灶銜接,炎暾之盛,十倍京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早晨初升之太陽。《楚辭.屈原.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明.劉基〈為杭州鄭善止題蓬萊山圖〉:「鍾山燭龍在其北,兩眼燁煜如朝暾。」

2. 晨陽照物貌。《正字通.日部》:「暾,日始出昫物貌。」宋.蘇轍〈送吳思道人歸吳興二絕〉:「惠山唯有錢夫子,一寸閒田曉日暾。」

3. 暖、熱。清.徐珂《清稗類鈔.諫諍類.某侍衛譎諫游畋》:「且戶灶銜接,炎暾之盛,十倍京師。」

注音: ㄊㄨ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暾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