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技能本位的課程計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kill-Based Planning
作者: 張嘉育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技能本位的課程計畫,是以學生所要學習的技能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並藉以導引其他各項課程設計活動。
  從事技能本位的課程計畫時,通常遵循下列幾項程序:
  1.列出學生所需學習的技能;
  2.分析每一技能所需的學習先備條件;
  3.確立學生應達到的技能水準;
  4.選擇技能應用的有關題材;
  5.安排教學示範與學習回饋;
  6.提供各種相關的知織;
  7.設計綜合練習的機會;
  8.列出完成整項教學活動可能需要的教學資源。
  巴恩斯(D. Barnes)於一九八二年出版的〔實用課程研究〕(Practical Curriculum Study)一書中指出,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時,可透過非正式的途徑進行課程設計,以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自主性。技能本位的課程計畫即是這些非正式的課程計畫途徑之一,此外,尚有內容本位、問題本位與興趣本位的課程計畫方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技能本位的課程計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