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燼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uī jì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灰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uī jìn |
解釋:
物體燃燒後所剩下的粉屑。《文選.曹冏.六代論》:「宗廟焚為灰燼,宮室變為蓁藪。」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灰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sh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可燃固體焚化後剩餘的飛灰(flyash)與底灰(bottom ash)。灰燼包含非揮發性無機固體物,有時也仍含有燃燒不完全之可揮發性物質。由於灰燼中含有鹼性之金屬氧化物、微量之重金屬、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多氯戴奧辛(polychlorinated dioxin)及多氯呋喃(polychlorinated furan)等有害物質,故處理時宜先檢驗判定是否屬於危害性廢棄物,再按規定處理。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