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怪椿 - 教育百科
椿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Eumenotes obscura Westwood, 1844 怪椿象,屬於小型椿象,成蟲體長約7.7-9.7mm、寬度約3.6-4.3mm,蟲體狹長扁形,末端圓弧狀,體色黑褐色,頭部小呈矩形,觸角4節,深褐色短而粗,前胸背板具許多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前翅革質部、膜質部與足皆黑褐色,前翅革質短、端部尖突,腹背板外露可見。成蟲與若蟲皆為植食性,國外資料記錄本種寄主以玉米及茶等植物居多;在臺灣則發現寄主植物為火炭母草,也會在甘藷的莖葉上活動,遇到騷擾會裝死掉落,不擅飛行。本種在數量及分布上並不普遍,於本島北、中部地區中低海拔山區活動。本種分布於台灣、馬來西亞、印尼、緬甸、印度、菲律賓等地,在台灣南投、高雄等地有採到之記錄。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怪椿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半翅目
中文科名: 鋸緣[虫春]象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Megymeninae
拉丁屬名: Eumenotes
拉丁族名: Eumenot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Hemiptera
拉丁科名: Dinidoridae
拉丁種小名: obscura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Pentatom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