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堠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ㄊㄨˇ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hò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òu
解釋:
[名]
1.古代瞭望敵情的碉堡。唐.白居易〈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詩:「堠空烽火滅,氣勝鼓鼙鳴。」宋.劉克莊〈贈防江卒〉詩六首之五:「戰地春來血尚流,殘烽缺堠滿淮頭。」
2.古代用來記載里程的土臺。五里一單堠,十里一雙堠。《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自孝寬臨州,乃勒部內,當堠處植槐樹代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時用以記載里程之土臺。五里一單堠,十里一雙堠。《玉篇.土部》:「堠,牌堠,五里一堠。」《集韻.去聲.候韻》:「堠,記里堡。」《北史.卷六四.列傳.韋孝寬》:「自孝寬臨州,乃勒部內,當堠處植槐樹代之。」元.王逢〈乙丑秋書〉詩:「靜知天運密,老與堠程疏。」《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五齣》:「五里單牌,十里雙堠,只憑這些子。」

2. 古時瞭望敵情之碉堡。唐.白居易〈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詩:「堠空烽火滅,氣勝鼓鼙鳴。」宋.劉克莊〈贈防江卒〉詩六首之五:「戰地春來血尚流,殘烽缺堠滿淮頭。」元.洪希文〈聞清漳近信〉詩:「堠鼓日夜鳴,擊鮮交勞吏。」

注音: ㄏㄡ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堠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