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橙背啄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range-backed Woodpecker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Reinwardtipicus validus
形態:
體長30公分。頭上有短冠,喙長而成鑿狀,尾短呈黑色,翼亦為黑色,具赤褐色條紋。鳥背部橘色,下腹部顏色較暗,頭冠短且呈紅色;雌鳥背部為灰白色,頭冠黑色。幼鳥的外形和同性別的成鳥相似,雄幼鳥頭冠紅色。
分布: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及爪哇。
生態習性:
棲息於潮濕的雨林、海岸環境、成熟的人造林、邊緣環境和開墾地。平時成對或家庭成員成群出現。食物包括鞘翅目昆蟲幼蟲、白蟻、毛蟲、螞蟻和其他昆蟲。常發出吵雜的“pit”叫聲。求偶展示時會舉起頭冠,拍動並張開翼,前後擺動頭部,期間也會發出叫聲。巢洞鑿於枯木上,每窩1~2枚卵。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科:
啄木鳥科(Family Pic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橙背啄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