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物檢定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ioassay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物檢定法是指利用特定生物來達成檢定目的之任何定量程序,亦即利用細菌、黴菌、植物或動物等之生長或抑制,以測定抗生素、藥物或其他作用物質之活動性或效力。生物檢定法最常被用於量測樣品中微量的特定物質,亦可用於抗菌劑濃度的量測,以及昆蟲病原性微生物之致病性檢定。
  生物檢定法可用於評斷污染物質混入承受水體之後對水生生物所呈之毒性。主要內容包括:1.測定某種污染物質於規定時間內能殺害所測定生物達50%時的濃度;2.測定某種水生生物於96小時中,對某種污染物質並不致構成毒害之最大濃度。此種測定,通常是將供試之魚類或其他生物放進各種已知濃度之污水中,然後觀測其能生存時間。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物檢定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