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櫓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ㄏㄨㄚˊㄕㄨㄟˇ使ㄕˇㄔㄨㄢˊㄑㄧㄢˊㄐㄧㄣˋ˙ㄉㄜㄑㄧˋㄐㄩˋㄖㄨˊ:「ㄌㄨˇㄐㄧㄤˇ」、「ㄔㄨㄢˊㄌ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划水使船前進的器具。
    【例】櫓槳、船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城上供防禦而無頂蓋的瞭望樓。《玉篇.木部》:「櫓,城上守禦望樓。」《晉書.卷八一.朱伺傳》:「伺又率諸軍圍守之,遂重柴繞城,作高櫓,以勁弩下射之,又斷其水道。」
2.划水使船前進的器具。明.張自烈《正字通.木部》:「槳,行舟具,長大曰櫓,短小曰槳。」《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唐.徐鉉〈過江〉詩:「登艫望城遠,搖櫓過江遲。」
3.古代的兵器。即大盾、大戟。《左傳.襄公十年》:「狄虒彌建大車之輪,而蒙之以甲,以為櫓。」晉.杜預.注:「櫓,大盾也。」《晉書.卷一.宣帝紀》:「起土山地道,楯櫓鉤橦,發矢石雨下,晝夜攻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ó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船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