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空氣汙染化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ir Pollution Chemistry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環境化學中的一門學科,也是大氣化學中的一部分。研究對流層中汙染物的化學組成、性質、狀態、行為及現象,包括汙染物之來源、分佈、變化、遷移、累積與清除等規律;探討空氣汙染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生態環境的效應;研究控制和防治空氣汙染的物理化學原理等。提供制定環境標準、落實環境管理、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的資訊和科學依據。從1940年起,世界上先後發生了多起空氣汙染事件,例如:1944年之洛杉磯煙霧事件、1952年之倫敦煙霧事件等,大氣光化學煙霧的研究從此被重視。在1970年代後,全世界普遍出現酸雨,因而開始了酸雨形成原因的研究。在1980年代,臭氧屠的破壞和氣候變暖、溫室效應等問題受到了重視,這三個問題目前已成為全球性最嚴重的環境汙染事件,也因而引起了全人類注意空氣汙染化學的研究。目前大氣汙染化學研究的主要議題有:降水化學、粒狀物化學、大氣光化學和自由基化學、硫及氮氧化物的汙染化學等,大氣中痕量氣體如:甲烷、氯氟烴、N2O、CO等、和微量元素的研究也正在發展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空氣汙染化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