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衝突解決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nflict Resolution Model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衝突解決模式」強調兩個重點:一是探索感覺,一是解決衝突。探索感覺是解決衝突的第一要件,即對別人有更多的了解,對周遭的事件有更廣泛的認知。解決衝突則是要學習推論事情,想出可能的解決方法,研議這些方法,了解有關人員對這些方法的感受。
  甘特(M.A. Gunter)、艾斯特(T.H. Estes)及施瓦布(J. Schwab)於一九九五年指出:探索感覺可依下列步驟進行:
  1.列出所有與衝突有關的事實。注意不要由個人自己加以評斷或做推論。
  2.想像衝突事件中有關人士的感受。
  3.描述與這些感受類似的個人經驗。
  4.說明當時的感受及引起這些感覺的原因。
  5.比較學生個人的感受經驗與衝突事件中有關人士的感受。
  6.寫下結論及感想。
  7.評鑑學生描述與分析感情的能力。
  在解決衝突的情境中可依下列步驟進行:
  1.列出與衝突事件有關的所有事件。讓學生詳細回憶有關資料,並且清楚的寫下來:發生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聽到什麼?
  2.推論衝突中有關人士的感受及其原因。鼓勵學生運用同理心去設身處地的感受這些感覺。
  3.提出解決衝突的方法,並去感受有關人士可能有的感覺,以及為何有此感覺。
  4.要求學生選擇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法,並說明為何它是最好的方法之理由。
  5.描述學生曾經有過的類似經驗。
  6.想像衝突中有關人士可能有的感受。
  7.評鑑個人對衝突的處理方式,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
  8.探索其他的選擇,想想看有無可替代的方法。
  9.得到結論,並討論類似情境中,一般人如何處理衝突問題。
  10.評鑑整個討論的歷程。
  學習使用解決衝突模式來使問題達到公平合理的結果,是一件相當重要的能力,使我們對生活具有更大的控制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衝突解決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