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成套學習活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earning Activity Package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成套學習活動是有結構的成套材料,包含所欲達成的學習結果、各種媒體和資源,以及多種完成這套材料學習的變通工具。其假設是使用者可以在材料的引導下,利用這套學習活動;學習有自由,可以離開既定的課程方案,或選擇不同工具以完成所欲之目標,而學習結果也能令人滿意。
  通常成套學習活動的設計以一個主題為中心,可能是也可以不是學科中心式的。一個著名的非學科中心式的成套學習活動,即是布魯納(J. Bruner)所設計的社會科學方案;〔人的研究〕(man: a course of study)。這個方案融合了皮亞傑(J. Piaget)和布魯納的學習理論,認為一個學習者在一個提供多樣媒體與資源選擇的環境中,可以建構自己的知識。成套學習活動設計的基本精神即希望讓學習者自行選用材料,跳脫「完全受到規定」的途徑,達成學習目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成套學習活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