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海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ncient Murrele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Synthliboramphus antiquus
形態:
體長24~27公分,為健壯的小型鳥類。雌雄外形相似,羽色會隨季節而變化。虹膜黑褐色,喙灰白色,腳灰色。頭部白色,背部藍灰色。非繁殖羽頭部黑色,並向下延伸至喙基、眼睛下方和頸後,喉部、頸側白色;背部暗灰色,胸、腹部白色,但胸側黑色並形成頸圈,脅部黑色;尾羽黑色。繁殖羽頭部的白色條紋自眼睛上方延伸至頸部,頭部黑色斑紋向下延伸至頦、喉部;頸側具白色髮狀羽毛。第一年冬季的幼鳥喙較成鳥非繁殖期的喙黑而小,頭部的黑色部分只延伸至喙基部。
分布:
共2亞種,分布亞洲東北及北美洲西北部之北太平洋地區。亞洲地區的繁殖地,自勘察加半島南部、千島群島至韓國。美洲地區的繁殖地,自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至英屬哥倫比亞省。冬季時會成小群零星的往南遷徙至韓國或加州。
生態習性:
飛行時成直線,高度低,距離短;常會自飛行中途停下並掉落至海面。群聚繁殖,5~6月產卵;早熟性的幼鳥在還不會飛行的情況下,就跟隨親鳥下到海面上,但仍由親鳥餵食並繼續發育。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科:
海雀科 (Family Alc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海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