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涇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ㄐㄧㄥㄏㄜˊㄩㄢˊㄗˋㄩˊㄉㄚˋㄌㄨˋㄉㄧˋㄑㄩㄍㄢㄙㄨˋㄕㄥˇㄆㄧㄥˊㄌㄧㄤˊ西ㄒㄧㄋㄢˊㄌㄧㄡˋㄆㄢˊㄕㄢㄉㄨㄥㄌㄨˋ˙ㄉㄜㄏㄜˊㄔㄨㄢㄨㄟˊㄍㄨㄢㄓㄨㄥㄅㄚㄔㄨㄢㄌㄧㄡˊㄖㄨˋㄕㄢˇ西ㄒㄧㄕㄥˇㄓㄨˋㄖㄨˋㄨㄟˋㄏㄜˊㄕˋㄨㄟˋㄏㄜˊㄕㄨㄟˇㄒㄧˋㄓㄨㄥㄗㄨㄟˋㄉㄚˋ˙ㄉㄜㄌㄧ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ng
解釋:
  1. →涇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ng
解釋:
參見「涇河」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河川名。即涇河,關中八川之一。源自甘肅省平涼西南之六盤山東麓;流入陝西省,注入渭河,乃渭河水系最大支流。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涇,涇水。出安定涇陽幵頭山,東南入渭。雝州之川也。」《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申侯怒而與犬戎共攻殺周幽王於驪山之下,遂取周之焦穫,而居於涇渭之閒,侵暴中國。」唐.杜甫〈秋雨歎三首〉之二:「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

2. 水脈。通「巠」。《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

注音: ㄐㄧ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涇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