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游渦星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piral nebula
作者: 陳正興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規則的銀河(galaxy)具有轉動對稱性,一般區分為三類:即常態漩渦(normal spiral)、棒狀漩渦(barred spiral)與橢圓銀河(elliptical galaxy)。其中前兩類又稱之為漩渦星雲。
  常態漩渦星雲之特徵為兩個主要渦漩(whorl),每一滴漩可能均有若干分支,從一巨大中心凝團之相對邊向外成長,並在同一平面內以同一方向繞此凝團而盤旋。中心凝團為顯著之橢球體,其在與盤旋平面垂直之平面上有較大的延伸範圍。漩渦星雲可以有各種方位,有些星雲其漩渦平面與光線垂直,另有些漩渦平面則與光線同平面,因此我們看到的是渦漩之邊緣。後者之星雲可觀察到有一黑堤(dark bank)橫過星核(nucleus)。
  棒狀漩渦與常態漩渦之區別在其臂狀部分是由一條長棒的兩端向外成長,而長棒本身是由中心凝團(或即星核)向外延伸而成的。
  橢圓銀河看起來與漩渦星雲之中心區域相像。根據哈勃(Hubble)之圖解,規則銀河之演變程序是從橢圓系統變成常態漩渦或棒狀漩渦。此一程序已是研究銀河演變之基礎。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游渦星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