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私貨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sī hu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ī huò
解釋:
  1. 違法運送販賣或逃漏稅的貨物。
    【例】警方查獲一批來自國外的私貨,目前正全力偵辦中。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私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ī huò
解釋:
1.私人的財貨。《禮記.內則》:「子婦無私貨,無私畜。」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九:「在船軍士,本用操舟,乃得袖手而坐,所載私貨,多於官物,沿路發賣,率以為常。」
2.違法運送販賣或逃漏稅的貨物。《福惠全書.卷三一.庶政部.漕船催儹》:「不許停泊片刻,及至口岸,偷賣糧米,裝載私貨。」《文明小史》第二一回:「積聚多了,就做些私貨買賣,常常得利,手中也有十來萬銀子的光景。」
3.來路不明的貨物。如:「私貨品質不穩定,消費者容易受騙上當。」
4.比喻私人所藏的食物。如:「這是他珍藏的私貨,打算聚會時再和大家分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私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黑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