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砷灰石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砷灰石的英文名稱Svabite是在1891年為紀念Anton Svab而命名的。它是屬於磷灰石群(Apatite Group)中的一種,晶體呈短柱狀,並有明顯的六方外形。摩氏硬度介於4~5之間,比重則為3.5~3.8,若含鉛量增加時,比重較大。顏色富於變化,計有白色、黃白色、灰色、灰綠色、淡紫色等,條痕則呈白色。在紫外線短波段和長波段照射下會分別發出黃色和紅橘色螢光。砷灰石在自然界相當罕見,主要產在矽卡岩(Skarn)內。共生礦物隨地而異,例如:在瑞典Harstig礦區的砷灰石與透輝石(Diopside)、砷錳鈣石(Brandtite)、紅砷錳礦(Sarkinite)、石榴子石(Garnet)等礦物共生,而在Langban地區之共生礦物包括透輝石、方解石、重晶石、氟砷鈣鎂石(Tilasite)、錳黃砷榴石(Manganberzeliite)、赤鐵礦(Hematite)、砷鈹鈣石(Bergslagite)等。
知識 1:
螢光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砷灰石
國外產地: 瑞典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礦物分類: 砷酸鹽
紀錄類別: 礦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