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伊格雷夫斯基,安得烈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glevsky, Andre (1917-1977)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俄裔美籍舞者及教師。生於莫斯科卒於紐約。自幼進美國芭蕾舞學校(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師事伊哥洛娃(Egorova)、柴辛絲卡(Kshessinska)、伏利寧(Volinine)、雷加(N. Legat)。1933年加入迪.巴西爾上校俄國芭蕾舞團(Ballet Russe de Colonel de Basil),1935年入沃斯考夫斯基芭蕾舞團(Woizikovsky Company),1936年加入波姆(Blum)的蒙地卡羅芭蕾舞團(Ballet de Monte Carlo);1939年至1942年再度加入蒙特卡羅俄國芭蕾舞團(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隨後曾在多個芭蕾舞團擔任舞者,包括紐約市立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國際芭蕾舞團(Ballet Interational)等。並且執教於美國芭蕾舞團學校多年,亦擔任自創的舞蹈學校之校長。伊氏以其精湛技藝及高貴儀態備受稱許,他在多齣舞劇中擔綱要角,包括佛金(Fokine)的《愛情的考驗》(L´Epreuve d´amour, 1936)、李欽(Lichine)的《特洛伊的海倫》(Helen of Troy, 1942),巴蘭欽(Balanchine)的《三人舞》(Pas de trois, 1951)、《天鵝湖》(Swan Lake, 1951)、《半旋轉》(Caracole, 1952)、《西方交響曲》(Western Symphony, 1954)、《十人舞》(Pas de dix, 1954)及他本人的作品《感情的對話》(Sentimental Colloquy, 1944)……等等。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伊格雷夫斯基,安得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