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烏臼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wū ji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ū jiù
解釋:
植物名。大戟科臼屬,落葉亞喬木。原產熱帶亞洲。高二丈許,葉卵形,夏日開小黃花,子可製油,並可為肥皂、蠟燭的原料。也稱為「烏桕」、「鴉舅」。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學名:Sapium sebiferum (L.) Roxb. 科名:大戟科 Euphorbiaceae 中文名:烏臼 俗名:木油樹;烏油;烏樹果 植物型:喬木或灌木
知識 1:
海岸森林
中文門名:
種子植物門
中文綱名:
雙子葉植物綱
紀錄類別:
維管束植物知識單元
生活型:
喬木
中文科名:
大戟科
拉丁種小名:
sebiferum
生態分布:
台灣
拉丁界名:
植物界
花序種類:
總狀
果種類:
蒴果
拉丁科名:
Euphorbiaceae
植物等級:
原生
拉丁門名:
SPERMATOPHYTA
學域-大分類:
植物-維管束植物類
拉丁屬名:
Sapium
中文界名:
Plantae
保育等級:
普遍
葉種類:
單葉
拉丁綱名:
DICOTYLEDONS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烏臼
英文名:
Triadica sebifera
描述:
落葉大喬木,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的深縱裂紋,老樹的栓皮層有剝落的現象;單葉,互生,葉形卵菱形,長3-8公分,寬4-9公分,先端尖,基部楔形,葉柄基部有蜜腺,柄長3-6公分,有葉托,全緣;雌雄同株,總狀花序頂生,花朵單性,花序頂部是雄花,基部是雌花;蒴果幼時青綠成熟時黑色,近球形,具3溝,徑約1公分,內藏種子3粒;種子白色,外有一層蠟。
分布:
中國大陸
作者:
周富三, 廖俊奎, 王豫煌, 林朝欽
授權方式:
創用CC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