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輝銅礦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uī tóng kuàng |
解釋:
礦物名,成分為硫化銅。黑色或灰色,通常儲藏在沉積岩中。輝銅礦是煉銅的主要礦砂,且容易把銅和硫分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輝銅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輝銅礦的英文名Chalcocite是在1832年所命名,希臘語是「銅(Copper)」的意思。它是一種含銅的硫化物礦物,化學式為Cu2S,易溶於硝酸。輝銅礦屬單斜晶系,晶體細小,因多以雙晶產出,外形呈偽六方板狀或柱狀,但十分罕見。通常以殼狀或塊狀集合體產出,顏色從閃亮的鉛灰色到黑色,若長久曝露空氣中,易變為暗黑色,具鉛灰黑色條痕,摩氏硬度為2.5~3,比重介於5.5到5.8之間,為其基本物理性質。輝銅礦在銅礦區是一種常見的礦物,原生者主要產在熱液硫化礦脈中,與斑銅礦(Bornite)、黃銅礦、硫砷銅礦(Enargite)、黝銅礦(Tetrahedrite)、方鉛礦等礦物共生,但數量不多。在自然界以次生者為主,多產在硫化礦床的富集帶內。輝銅礦因含銅量很高,是銅礦的重要來源。 |
|
知識 1: 5.5~5.8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輝銅礦 | |
化學成分: | Cu<sub>2</sub>S |
國內產地: | 台東大港口附近之瑞陽銅礦區 |
國外產地: | 美國Connecticut的Bristol、Wisconsin的Flambeau mine、Montana的Butte、Arizona的Bisbee 和Miami、Alaska的Kennecott |
學域-大分類: | 地質-岩礦類 |
礦物分類: | 硫化物及硫鹽 |
紀錄類別: | 礦物知識單元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