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茗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íng
解釋:
  1. 本指較晚摘取的茶葉,今則用來通稱茶。
    【例】品茗、香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íng
解釋:
[名]
本指較晚採取的茶葉,現為茶的通稱。如:「品茗」、「香茗」。
注音:
漢語拼音: mǐng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ㄇㄧㄥˊ

茶葉也,本指較晚採取的茶葉,現為茶之通稱。大徐本《說文解字.艸部.新附》:「茗,荼芽也。」《說文解字.艸部.荼字》:「荼,苦葵也。……臣鉉等曰:此即今之茶字。」《集韻.上聲.迥韻》:「茗,荼晚取者,或作榠。」《字彙.艸部》:「茗,茶晚取者。」《正字通.艸部》:「茗,茶別名。」唐.杜甫〈重過何氏〉詩五首之三:「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唐.孟郊〈越中山水〉詩:「菱湖有餘翠,茗圃無荒疇。」《儒林外史》第八回:「用過飯,烹茗清談。」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三則之二:「紅燭溫爐,手注佳茗。」

㈡ㄇㄧㄥˇ,ㄇㄧㄥˊ之又音。

注音: ㈠ㄇㄧㄥˊ ㈡(又音)ㄇㄧ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茗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