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熅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ㄏㄨㄛˇ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yúnyù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ún
解釋:
[名]
有濃煙而無焰的火。《漢書.卷五四.蘇建傳》:「鑿地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注音:
漢語拼音: yùn
解釋:
[動]
使用熱力將東西弄平。同「熨」。《集韻.去聲.焮韻》:「熅,以火伸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ㄩㄣˊ
具濃煙而無焰之火。《說文解字.火部》:「熅,鬱煙也。」《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健》:「鑿地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唐.顏師古.注:「熅謂聚火無焱者也。」唐.陸羽《茶經.卷上.二之具》:「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熅熅然。」

㈡ㄩㄣˋ
以熱力將物品壓平。同「熨」。《集韻.去聲.焮韻》:「熅,以火伸物。」

注音: ㈠ㄩㄣˊ ㈡ㄩ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熅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