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械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ㄨˇㄑㄧˋㄖㄨˊ:「ㄐㄩㄣㄒㄧㄝˋ」、「ㄑㄧㄤㄆㄠˋㄉㄢˋㄒㄧㄝˋ」。
  2. ㄐㄧㄐㄩˋ˙ㄉㄜㄗㄨㄥˇㄔㄥㄖㄨˊ:「ㄐㄧㄒㄧㄝˋ」、「ㄑㄧˋㄒㄧ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械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è
解釋:
  1. 手銬、腳鐐等刑具。
    【例】刑械、足械
  2. 兵器、武器。
    【例】軍械、繳械
  3. 器具的總稱。
    【例】器械、機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è
解釋:
[名]
1.鐐銬、枷等刑具。《漢書.卷六六.公孫賀傳》:「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新唐書.卷二○九.酷吏傳.來俊臣傳》:「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懼,皆自誣服。」
2.兵器、武器。如:「軍械」、「繳械」。《墨子.公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紅樓夢》第一○二回:「起先晚上不敢行走,以致鳥獸逼人,甚至日裡也是約伴持械而行。」
3.器物、用具的總稱。如:「器械」、「機械」。《莊子.天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
注音:
漢語拼音: jiè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āi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