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環蝶 - 教育百科
單 | |
環 | |
蝶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單環蝶 Mycalesis sangaica mara Fruhstorfer, 1908,亦稱淺色眉眼蝶、僧袈眉眼蝶。本種為台灣特有種,屬中型蛺蝶,翅背面深褐色,前翅中央近外緣可見1枚眼狀紋,近頂角處有0~2枚小眼紋;後翅近後緣處有0~1枚小眼紋,雄蟲後翅前緣有灰白色性斑與暗褐色叢毛。翅腹面為較淺的褐色,中央有一條白色縱紋,內側密佈褐色細紋,外側有眼狀紋沿翅緣排列,低溫型個體眼紋消退或消失。本種與小蛇目蝶 (M. francisca formosana Fruhstorfer) 最為相像,但本種腹面白色縱紋內側,密佈褐色細紋,可資區辨。 幼蟲食草記錄包括禾本科 (Poaceae) 的芒 (Miscanthus sinensis)、五節芒 (M. floridulus)、棕葉狗尾草 (Setaria palmifolia)、柳葉箬 (Isachne globosa)、求米草 (Oplismenus hirtellus) 及象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等。雌蝶產卵於寄主植物的葉片或莖上,卵球形,淡黃色半透明。幼蟲頭部具一對短錐狀突起,體褐色,背側有暗褐色斜紋,腹部末端具有一對短尾突。蛹為懸蛹,褐色,附著於寄主或其他植物的葉背。成蟲在晨昏時活動於林下陰暗處,取食花蜜、樹液或腐果。 本種在台灣從平地到中海拔山區可見,山區較常見,在局部地區普遍。 |
|
知識 1: 皆陸生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單環蝶 | |
世界地理分布: | 臺灣 |
中文亞科名: | 眼蝶亞科 |
中文亞綱名: | 有翅亞綱 |
中文族名: | 眼蝶族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中文目名: | 鱗翅目 |
中文科名: | 蛺蝶科 |
中文綱名: | 昆蟲綱 |
中文總科名: | 鳳蝶總科 |
中文門名: | 節肢動物門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昆蟲類 |
拉丁亞科名: | Satyrinae |
拉丁亞種名: | mara |
拉丁亞綱名: | Pterygota |
拉丁屬名: | Mycalesis |
拉丁族名: | Satyrini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目名: | Lepidoptera |
拉丁科名: | Nymphalidae |
拉丁種小名: | sangaica |
拉丁綱名: | Insecta |
拉丁總科名: | Papilionoidea |
拉丁門名: | Arthropod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