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態土地分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co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態土地分類(Eco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又可稱作生物—物理土地分類(biophysical land classification),是一種以生態為基礎的二級土地分類系統。生態土地分類強調生態學理論基礎,是用以解決初級土地分類系統只考量單一屬性而缺乏環境因子互動及生態因子缺點的重要土地分類系統。生態土地分類是目前土地分類為促進資源保育最重要的一種發展,其根據相關之環境潛在因子,將依地區劃分為不同質性之單元分區。加拿大的CCELC(Canada Committee on Eco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土地分類系統即是一種考量地形、土壤、植被、氣候、水文及動物等生態特性,劃分不同生態區域(ecoregion)及生態分區(ecodistrict)的生態土地分類系統。澳洲的CSRIO土地分類系統亦是一種生態土地分類,它是假設地表的特殊水文、土壤、植被等特徵是經由長期的演化作用而形成,依此原則將一地區分割成具有相似功能的生態單元。近來亦有建議以地表作用(land process)進行土地分類,依據過去對生態作用的了解與研究成果,採用數學方程式估算潛在初級生產力、有機物分解、土壤沖蝕等地表之自然作用,作為生態土地分類之依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態土地分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