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砧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zhē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ēn
解釋:
  1. 古代洗衣時墊在下面,以便捶打衣物的石塊。
    【例】砧杵
  2. 割肉切菜時墊在下面的板子。
    【例】砧板、肉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ēn
解釋:
[名]
1.洗衣時用來輕搥衣服的石塊。如:「砧杵」。唐.白居易〈太湖石〉詩:「磨刀不如礪,擣帛不如砧。」
2.切菜時所墊的板子。如:「砧板」、「肉砧」。
3.參見「砧鑕」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a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砧板。以刀切物時墊在下面的板子。
  2. [[形] ] 皮膚受到尖細小物的刺激而產生的刺痛感。
  3. 砧板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搗衣石。如:「砧杵」。大徐本《說文解字.石部.新附》:「砧,石柎也。」唐.白居易〈太湖石〉詩:「磨刀不如礪,擣帛不如砧。」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一:「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 切菜切肉用板。如:「砧板」。宋.歐陽修〈憎蒼蠅賦〉:「杯盂殘瀝,砧几餘腥。」《水滸傳》第四四回:「方回家來,只見鋪店不開。卻到家裡看時,肉案砧頭也都收過了,刀仗家火亦藏過了。」

注音: ㄓ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砧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