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禋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ㄕˋ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yī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n
解釋:
[名]
古代祭天的大典。參見「禋祀」2.條。
[動]
祭祀。《書經.舜典》:「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國語.周語上》:「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禍之。」三國吳.韋昭.注:「潔祀曰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潔身齋戒以祭。如:「禋祀」。《說文解字.示部》:「禋,潔祀也。一曰精意以享為禋。」《左傳.隱公十一年》:「吾子孫其覆亡之不暇,而況能禋祀許乎!」《國語.周語上》:「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禍之。」三國吳.韋昭.注:「潔祀曰禋。」

2. 古時祭天之祭名。《書經.舜典》:「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

注音: ㄧ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