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蛇吞象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shé tūn xià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 tūn xiàng
解釋:
  1. 相傳古時有巴蛇能吞食大象。後世將這種以小吞大的情形,用來比喻人心的貪婪無度。
    【例】人心不足,蛇吞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蛇吞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 tūn xiàng
解釋:
相傳古時有巴蛇能吞食大象,經過三年,象的骨頭才被吐出。見《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身軀瘦長,而象的體形龐大,後世將這種以小吞大的情形,用來比喻人心的貪婪無度。《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梁尚賓看這場交易,儘有便宜,歡喜無限。正是:貪痴無底蛇吞象,禍福難明螳捕蟬。」也作「巴蛇吞象」、「巴蛇食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蛇吞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