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寡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ㄠˇㄩˇㄓㄨㄥˋㄒㄧㄤㄉㄨㄟˋㄖㄨˊ:「ㄔㄣˊㄇㄛˋㄍㄨㄚˇㄧㄢˊ」、「ㄍㄨㄚˇㄅㄨˋㄉㄧˊㄓㄨㄥˋ」、「ㄒㄧㄠˇㄍㄨㄛˊㄍㄨㄚˇㄇㄧㄣˊ」、「ㄅㄛˊㄑㄧㄥˊㄍㄨㄚˇㄧˋ」、「ㄑㄧㄥㄒㄧㄣㄍㄨㄚˇㄩˋ」、「ㄍㄨㄚˇㄌㄧㄢˊㄒㄧㄢˇㄔˇ」。
  2. ㄈㄨˋㄋㄩˇㄙㄤㄈㄨㄖㄨˊ:「ㄕㄡˇㄍㄨㄚˇ」、「ㄍㄨㄍㄨㄚˇ」、「ㄍㄨㄚˇㄈㄨˋ」。
  3. ㄍㄨˇㄉㄞˋㄨㄤˊㄏㄡˊ˙ㄉㄜㄑㄧㄢㄔㄥㄖㄨˊ:「ㄍㄨㄚˇㄖㄣˊ」、「ㄔㄥㄍㄨㄉㄠˋㄍㄨㄚ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寡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ǎ
解釋:
  1. 數量少。與「眾」相對。
    【例】沉默寡言、寡不敵眾、小國寡民
  2. 丈夫已死的婦女。
    【例】守寡、孤寡、寡婦
  3. 寡人,古代王侯的自稱。
    【例】稱孤道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ǎ
解釋:
[形]
少。《說文解字.宀部》:「寡,少也。」如:「沉默寡言」、「寡不敵眾」。《易經.繫辭下》:「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名]
丈夫已死的婦女。《詩經.小雅.鴻鴈》:「爰及矜人,哀此鰥寡。」《禮記.禮運》:「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代]
古代王侯的自稱。《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漢.趙岐.注:「王侯自稱孤寡。」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俺哥哥稱孤道寡世無雙。」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uá
又音: kuá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一些、若干。
  2. [[名] ] 死了丈夫的婦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寡婦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