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描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bái miá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ái miáo
解釋:
  1. 一種畫法。僅用線條勾描物象,而不著以顏色,多用於人物和花卉的繪畫上。
  2. 一種文學創作表現手法。不加雕飾,不用典故,使用簡練的筆墨進行描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白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ái miáo
解釋:
1.一種畫法。僅用線條勾描物象,而不著以顏色,多用於人物和花卉的繪畫上。
2.一種文學創作的表現手法。不加雕飾,不用典故,使用簡練的筆墨進行描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白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白描是只以線條勾勒輪廓,而不加色彩之國畫。白描畫的特色是把繪畫要素純化至僅以線條來表現形體,而捨棄色彩和墨的面形和墨色變化。純熟的白描技法,可以藉線條的粗細、剛柔、曲直、疏密等,表現形體的立體感、動態感和質感,甚而顯現人物的氣質。線條的頓挫或流利,則能表現對象的情緒或作者的感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白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