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砂粒躍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and saltation
作者: 顏清連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泥砂顆粒在渠道底床受到各種不同水流力量的作用而有不同方式的運移,包括滑動、滾動及躍動等。其中躍動現象係指當床面上的泥砂顆粒受到昇舉力的作用,由床面附近的低流速區域躍起,進入較高流速之區域而被水流攜帶往下游方向運移。在此同時昇舉力降低,且由於重力作用,使該泥砂顆粒又往底床方向降落(如圖所示)。在此過程中,如果未受到較大的昇舉力作用,則會落到底床上,停留若干時間之後,可能有機會再次受到昇舉力作用而躍起,重複上述的過程。渠底泥砂的這種間歇性昇起、移動與停留的顆粒數量,隨流況的不同而有相當大的差別。因此,以這種方式運移的泥砂輸送量佔總輸砂量的百分比亦因流況而異。大體而言,可用剪力速度與顆粒沈降速度之比值來做為指標,剪力速度代表水流的亂流強度及昇舉力的特性,沈降速度則代表泥砂顆粒的大小及形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砂粒躍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