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灰糯鰻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灰糯鰻
英文名: Conger cinereus
描述:
身體延長,尾部側扁漸細,頭部及身體呈淡褐色,全長為鰓孔位體高及肛門位體高之21.7-24.4及20.7-28.7倍;肛門位於全長中點之前,肛門前長佔全長的33-35 %;尾長延長,其長度約為肛門前長的1.9-2.0倍;尾端柔軟,易彎折,尾部末端鰭條延長;背鰭起點位於胸鰭基部至胸鰭中點的上方;奇鰭具有黑色邊緣,鰭條分節;胸鰭發達,位於體高中點偏下方,胸鰭基部上緣位於眼睛垂直中點之水平線;鰓孔幾乎為垂直線狀,位於身體側邊中點之下方;全長為頭長之7.7-8.0倍,吻端長呈尖扁狀,口裂末端約位於眼睛水平中點至眼睛後緣之下方,上顎略長於下顎,吻長大於眼直徑,吻長為眼直徑之1.8-1.9倍;眼睛大,約占頭長的14%;嘴唇具上、下唇瓣;前鼻孔為短管狀,靠近吻端,後鼻孔為圓形,位於眼睛垂直中點水平線之上方。上眼窩有4個感覺孔,下眼窩有8個感覺孔,前鰓顎有10個感覺孔,顳骨接合處有1個感覺孔;肛門前背鰭鰭條數為60ca.;背鰭前側線孔數7-10,胸鰭前側線孔數6-8,肛門前側線孔數37-42;背鰭前脊椎骨數10,肛門前脊椎骨數38-46,血管閉合處前脊椎骨數92,總脊椎骨數143-144。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臺灣各地沙泥底海域可見。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