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綵棚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cǎi pé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ǎi péng
解釋:
慶典活動中用彩綢、樹枝等裝飾的棚子。《宋史.卷一一三.禮志十六》:「宗室親王、近列牧伯洎舊臣、宗室官,為設綵棚於左右廊廡。」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正月一日年節……州北封丘門外,及州南一帶,皆結綵棚。」也作「彩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綵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s´ai P´êng
作者: 劉鳳學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表演場所。通常臨時以木搭架,供表演者演出,即為一般的樂棚。如在棚中置御座,並以黃羅加綵飾,即稱為綵棚。
參照: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十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綵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