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紿 - 教育百科
紿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i
解釋:
  1. 欺誑、欺騙。
    【例】欺紿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i
解釋:
[動]
1.欺誑、欺騙。《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東越即紿吳王,吳王出勞軍,使人鏦殺吳王。」《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當紿信入賀,使武士縛信斬之,夷其三族,便是『敗也蕭何』也。」
2.至、進到。《淮南子.氾論》:「出百死而紿一生,以爭天下之權。」漢.高誘.注:「紿,至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舊絲。《說文解字.糸部》:「紿,絲勞即紿。」

2. 欺誑、欺騙。《玉篇.糸部》:「紿,欺也。」《漢書.卷三五.荊燕吳傳.吳王劉濞》:「東越即紿吳王,吳王出勞軍,使人鏦殺吳王。」《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當紿信入賀,使武士縛信斬之,夷其三族,便是『敗也蕭何』也。」

3. 至、進到。《淮南子.氾論》:「出百死而紿一生,以爭天下之權。」漢.高誘.注:「紿,至也。」

4. 纏繞。《集韻.上聲.海韻》:「紿,一曰纏也。」《字彙.糸部》:「紿,絲縈難理也。」

注音: ㄉ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紿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