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肺活量 - 教育百科
ˋ
ˊ
ˋ
  • 漢語拼音 fèi huó lià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èi huó liàng
解釋:
  1. 肺臟的最大換氣量。
    【例】他的肺活量很大,適合當運動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肺活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èi huó liàng
解釋:
在盡力吸氣之後能呼出的最大空氣量,可因個體差異而異。疾病如神經肌肉的問題影響呼吸的力度,肺活量便會降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肺活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ital Capacity; VC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用力做最大吸氣後,再用力做最大的呼氣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它包括吸氣儲備容積、潮氣容積和呼氣儲備容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肺活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Vital Capacity
作者: 郭志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理學名詞。盡最大努力吸氣之後,再盡最大努力呼出氣體的量,稱之為肺活量。表示一次呼吸之最大容量,可視為肺泡和血液間氣體交換表面積之大小。本質上是屬解剖學上之肺臟大小,並非代表其機能。肺活量與身高、性別、年齡以及體溫等有關,個別差異很大,通常成年男性為3∼6公升,女性為2∼4公升。男女都以約25歲時達最大值,以後逐漸減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肺活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