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最小能量彈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inimum energy trajectory
作者: 陳正興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將人造衛星由某一軌道轉移到另一軌道,所須消耗之能量最少之轉移路徑,稱為最小能量彈道。以雙衝軌道轉移(two-impulse orbital transfer)為例,赫曼轉移彈道(Hohmann transfer trajectory)即為最小能量彈道,所須之能量最少。
  最小能量彈道之優點是可以運送比較多的酬載(payload),缺點是須要比較長的時間。若採用需時較短的轉移彈道則須比較多的能量。一般實際應用上,選擇轉移軌道須考慮下列因素:
  1.所須消耗的能量。
  2.所須使用的時間。
  3.導引精度的需求,一般而言轉移時間越長所須的導引精度越高。
  4.轉移時機的獲得。例如從地球到金星(Venus)的轉移若要使用赫曼轉移軌道(Hohmann transfer orbit),則每 19 個月才有一次機會,到火星則每 26 個月才有一次機會。
  5.是否為載人飛行,如為載人飛行則須考慮生活環境與補給品的供應等因素。
  由地球到金星的最小能量彈道須時 145 天,而美國的水手二號(Mariner Ⅱ)太空探測船由地球航行了 110 天抵達金星。由地球到火星之最小能量彈道須時 260 天,水手四號(Mariner Ⅳ)的航行時間為 228 天。兩者顯然均非採用最小能量彈道,但與最小能量彈道頗為接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最小能量彈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